内容显示页
 您所在的位置: 校园新闻

天津教育报刊登我校援藏教师陈向舟光荣事迹
时间: 2020-07-03

天津教育报刊登我校援藏教师陈向舟光荣事迹

西青区大寺中学物理教师陈向舟是天津援藏“万名计划”唯一的二次进藏教师。谈起自己的选择,他说——我只想把这份工作尽力做得圆满

 对许多教师来说,离开天津到条件相对艰苦的西部支教一年半已十分不易,然而,西青区大寺中学物理教师陈向舟却比别人坚持得更久。去年8月,在已经完成一期支教任务的情况下,他再次前往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中学支教,成为本市援藏“万名计划”中唯一的延期支教老师,用付出和大爱展示了天津教育扶贫人的精神和决心。

初到西藏高原反应严重,一周几乎整夜失眠

  20183月,陈向舟踏上了西藏贡觉的土地,开始了支教生涯。让他没想到的是,支教第一重考验来得如此直接。3月的贡觉县处在一年中氧气含量最少的季节,陈向舟是所有人里出现高原反应最严重的一个:十个手指甲全部呈灰紫色,嘴唇也发紫发黑。缺氧带来的不仅是这些,最难过的是失眠。陈向舟说:“来这儿第一周几乎整夜整夜睡不着,就感觉后脖梗子上的血管一直嘣嘣地跳。到后期即便能睡着了也是似醒非醒的状态,就感觉什么都知道,什么都清楚。”虽然过了一段时间,他基本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,不过失眠还是经常会发生,很少能在12点之前睡着,有时一挨就挨到凌晨三四点。

      让陈向舟还没想到的是,初到贡觉时,走路也不能快,因为快了气就不够用,爬楼梯也要缓缓地爬一层就歇一歇,待喘匀了再继续爬。有一次他上斜坡走快了一点儿,到了食堂就感觉头晕目眩。幸亏援藏队伍里有大夫,让他赶紧躺下,脚抬高,缓了半天才好些。

因地制宜调整教学方法,规范学校物理实验教学

陈向舟在天津十多年的教学生涯,接触的学生底子基本都不错,教学上更多是立足基础注重启发,带领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。可是,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当地的学情。因为,当地学生由于小学的基础打得不牢,不管是学生能力还是学习兴趣普遍不足。刚开始上课,陈向舟在讲题时,学生突然会指着一个字问:“老师,这个字我不认识。”在给学生讲解计算方法时,会发现有些最基础的数学计算方法学生也没有掌握。因此,课堂上陈向舟需要聚焦非常基础的内容,甚至要反复多次讲述,才能让学生们听懂。

      面对这一现实,陈向舟毫不气馁,他知道自己支教的责任就是利用所长把孩子们教得更好。为此,他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贡觉县中学的学情相结合,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,提出了“不追高效,先求有效”,降低要求,狠抓基础,反复训练。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,他提出“加强管理,时时反馈,培养领头羊,逐步树立良好学风、班风。”陈向舟和两个徒弟所带的物理学科在最后的中考中,无论是全市排名还是平均成绩均有所提高。同时,陈向舟还指导并参与了学校物理实验室的建设,使学校物理实验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。

主动申请二次进藏  只希望把支教这份工作做得更圆满

就在陈向舟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学情的教学方法,带领学校物理学科新教师刚刚取得一些成绩时,为期一年半的支教生涯也接近尾声。临走那天,班上十几名学生得知陈老师要离开了,便到宿舍找他,结果陈老师不在。大家又寻了半天,终于在校门口附近碰到了他。十几名学生人手一条白色哈达,挨个给陈向舟戴上,表达了他们对陈老师一年多精心教育的感激之情。

     回忆起那一刻,陈向舟至今依然十分感动。看着这些孩子,想到自己刚刚掌握了适合当地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法,还没来得及教更多的学生和把经验传递给当地的老师,陈向舟离开时内心涌起了万分不舍和遗憾。也是在那一刻,他萌生了再支教一年半的想法,希望把支教工作做得更圆满。贡觉县中学的校长知道后喜出望外,便主动向天津市表达了希望陈向舟继续留校支教的请求。

     面对陈向舟的主动请缨和贡觉县中学的请求,西青区教育局相关领导也很纠结,西藏的学校需要陈向舟,而这样的骨干教师,西青区教育局和大寺中学又何尝不需要呢?经过各部门一番沟通后,陈向舟再支教一年半的请求得到了批准。就这样,陈向舟成为本市援藏“万名计划”中唯一延期教师,并作为天津“万名援藏”教师的总领队重返西藏,支教至今已有两年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