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?
这是困扰不少老师和父母的难题
青春期的孩子
从身体到心理都在急剧发生变化
渴望像大人那样独立或被对待
但其阅历和成熟度
又局限着他们不能正确地做事、做选择等
青春期的孩子们
尤其需要老师和父母的陪伴和指导
但如果指导不当
又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
甚至引发不良后果
今天小班给大家分享的文章
从脑科学、心理学的角度
对青春期孩子的行为
进行了比较通俗的分析、讲解
其中与青春期孩子的
12条沟通技巧
值得老班和家长学习借鉴
孩子不愿说话,叛逆,难以沟通,不知道哪句话就让孩子炸了毛。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相信都深有体会。
我们常认为青春期是12到18岁,正好是初高中这个阶段,一般觉得孩子到18岁就是个成年人了,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岁才会结束,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是大脑的前额叶皮质没有发育好。
大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额叶皮质,它差不多就是在我们额头后面的部分。前额叶负责判断、逻辑推理、行为的执行、控制冲动等。可偏偏这么重要的一个部位,却是我们整个人体发育最慢的一个部分。
1988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,平均年龄22岁左右,人类的前额叶可以发育好差不多80%的功能。近期有研究指出平均年龄延后到了30岁左右。
所以,不要动不动指责孩子是个“坏”孩子,青春期的大脑其实和我们成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,因为前额叶没有长好,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、缺乏自我控制、情绪化等缺点,这是受生理发展局限的。不要认为孩子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是有意跟你过不去,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,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,这样就不会贸然批评孩子。
|